|
以藝術之名:從現代到當代,探索台灣視覺藝術如何購買?網友評鑑4.5顆星站長最近閱讀過 感覺很實用 在此推薦給您 博客來藝術設計-藝術總論分類超值推薦如果您還想深入了解以藝術之名:從現代到當代,探索台灣視覺藝術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|
內容簡介
.「提問」應是《以藝術之名》的基本精神。如果架構上它以議題為主,肌理上它則以提問為主要線索。它「以藝術之名」發出了許多大大小小問題,它們在結構上交錯地出現,也在細部構成上進行應答與輪唱。──林志明
.「藝術」只是一種托辭或手段的寓意。在這當中,「藝術」被看成是一種「溝通」的載具或容器。而個別藝術家透過藝術語言的焠鍊,揭櫫他們所見的世界與關懷。──王嘉驥。
.〔本書〕不離本地藝術發展的問題意識,從藝術家的作品與創作理念出發,帶領觀眾與讀者,抽絲剝繭地分析當代課題的構成情境。──蔣伯欣
主體的想像(陳界仁、吳天章、姚瑞中)
台灣歷史的斷裂經驗與不斷感受邊緣化的焦慮,反映了台灣尋找主體性的困境與匱乏。藝術家如何面對我們的現實處境?如何以個別書寫去質疑並擾動建構式的認同?
祖靈的召喚(拉黑子、撒古流、安力.給怒、瓦歷斯.拉拜)
政經勢力與宗教的強勢介入,瓦解消散部落的生活世界,這樣的斷裂產生了無法連結的痛感。如今藝術家們在消散中凝視自己與部落,凝聚再生的創作能量。
輕與重的對話(陳其寬、于彭、袁旃、黃致陽)
大半個二十世紀,以水墨創作的華人,都在各自的時代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,水墨一方面有太多難以跨越的典範,另一方面往往背負民族大義的使命感而陷入意識形態的困境中。
新美術的追求(廖德政、林之助)
日本將現代美術引入台灣,但藝術家能否突破透過日本學習西方文明所造成的「折射的現代」之侷限,建立自我的個性,一直是這個時代的爭論之一。
前衛精神(劉國松、蕭勤、夏陽、吳昊、李錫奇、莊(吉吉)、顧福生、馬浩)
五○年代的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,站在時代的轉折點,引爆了改革的熱情。在他們身上,交錯了近現代美術的辯論;具象與抽象藝術的拉鋸;東方與西方的路線之爭;也真正標示台灣與國際藝壇互動的開始。
她者的凝視(吳瑪俐、劉世芬、王德瑜、尤瑪.達陸)
九○年代初,台灣的女性藝術家開始進行陰性書寫,到其他藝術家由女性主體出發,從政治、種族、性別、身體等不同角度來建立自己的美學。什麼是女性感知?呈現什麼樣的獨特藝術樣貌?
流動的框架(李明維、林明弘、袁廣鳴)
科技和通訊技術的革命發展,展開了新的創作類別,數位、軟體、聲音、網路等介面技術,既是格式也可以是內容。媒體藝術的種種嘗試,鬆動了既有框架、使之流動,進而創造新的意義。
奔赴烏托邦(張乾琦、王俊傑、陳界仁)
全球化朝我們席捲而來,看似帶來烏托邦的想像,卻又不斷顯露越來越多的矛盾和衝突。藝術家的作品如何繞出這撲天蓋地的網,保有理解世界的獨特眼光?
本書特色
*圖文全彩書
*展現台灣百年來當代藝術的關懷與發展面向。
*記錄片榮獲第六屆「台新藝術獎」入圍。
編者簡介
公共電視台
《以藝術之名》原為公共電視拍攝的八集記錄片,前後經歷三年的規劃與拍攝。以台灣自身作為立足點與出發點,內容設計跳脫美術斷代史的陳述模式,從主體性、族群、水墨、現代、前衛、性別、跨界及全球化等議題切入,這些議題都是對台灣所處時代或社會環境脈絡的各種思考,並透過藝術家對自己創作的初衷、訴求與目的的描述,進而與時代對話及辯證。
現代至當代,時間橫跨百年,資料龐大,藝術家眾多。八個主題和藝術家之間,以議題和關連性來決定,每一主題拍攝三至四位重要的當代藝術家,總計三十位,每位藝術家均創作長達十年以上。片中呈現他們的新作、創作歷程以及重要的代表作品,深入探索他們的創作內涵。不同藝術家的訪談與作品,在穿插對照的敘事結構下,試圖見證台灣藝術家的視野、關懷與見解,為台灣的首度嘗試。
撰稿者簡介
徐蘊康
政大新聞系畢業,現就讀英國Sussex大學藝術史研究所。曾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,卻始終無法忘情藝術,其後至公共電視擔任企畫編劇,企畫撰寫「台灣百年人物誌」、「以藝術之名:台灣視覺藝術」等系列紀錄片,前者獲得2003年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獎,後者除了入圍2008年的同名獎項,也入圍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視覺藝術展演。個人的主要興趣在人文藝術領域,尤其愛好攝影及現代、當代藝術,並關心媒體的社會性及表現性。
...繼續閱讀
留言列表